各单位:
2022年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已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分为自然科学奖、创新技术奖2个类别,奖励等级分为一等、二等2个等级。
1.自然科学奖:在仿真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有重大理论突破或做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对仿真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并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
2.创新技术奖: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真成果、仿真系统和仿真工程。在仿真应用系统或仿真技术产品上有重大的技术发明或技术突破,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二、奖励范围
符合《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办法》有关要求,未获得过省部(军队)级(含)以上政府奖励的科技成果。不受理涉密项目。
三、申报条件
1.研究成果应经过鉴定(或验收),并经过实际应用,证明技术先进、效益明显。
2.不存在成果权属、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及其排序方面的争议。
3.为适应仿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推荐项目应当是近 3 年之内完成鉴定验收的项目。
4.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须由项目牵头单位与其他合作单位协商一致联合申报。若有争议,在争议解决之前,项目牵头单位不得单独推荐。
五、评选说明
1.奖励等级的基本评定条件
一等奖:(1)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大;(2)对促进仿真领域发展进步有显著作用;(3)经实践验证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较大;(2)对促进仿真领域发展进步有明显作用;(3)经实践验证有明显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授奖比例
2022年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之自然科学奖授奖率不超过30%,一等奖不超过15%;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之创新技术奖授奖率不超过30%,一等奖不超过15%。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出台新的规定,学会将根据要求进行调整。
3.评选方式
(1)按照申报等级参加相应等级的评审,落选则为不授奖,不再参选下一等级评审;
(2)申报一等奖的项目进行现场答辩,接受评审专家质询;申报二等奖的项目无现场答辩环节,评审专家只对项目材料进行函审。
六、申报材料要求
1.各单位于2022年3月11日前将《2022年度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预申报表》发至jlb@tongji.edu.cn
2.2022年4月15日前将《2022年度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奖推荐书》WORD 版(无签字盖章)、《2022年度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奖推荐书》(有签字盖章)与证明材料合成册的扫描版发送至jlb@tongji.edu.cn
七、联系方式
史老师 65983332 jlb@tongji.edu.cn
附件1:2022年度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预申报表
附件2:《2022年度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创新技术奖》
附件3:《2022年度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奖》
附件4: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办法(修订版)
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
2022年3月3日